2012年9月3日星期一

「愛如潮水,將你我包圍」


那一夜,香港很美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只怕豬一樣的隊友」 

「再堅固的城堡都是因為內部爆破而被攻陷」 

 根據近日觀察,支持国民教育者大都提出以下數點論點:

 1. 「有九萬/四萬/一萬人上街,即係證明有一大班無出來上街的人是支持啦!你地有無問他們的意見呀?」 

論點一犯了明顯邏輯繆誤。在繁複的政治議題上並不可能並用「是」和「否」的絕對答案去簡單表達出自己的意見。各位有考過中化AL聆聽的朋友仔也許都會記得,在「是」、「非」兩極之間,其實還有「部份正確」、「無從判斷」可供你選擇,一條考試題目尚且可有四種答案。簡單一句「著唔著黑色衫」、「有無上街抗議」就去界定人們是否支持某一議題,實是過於草率。 要知道全香港市民對某一議題的看法,最直接、最科學方法就一定是全民公投,但香港一來沒有「公投法」,「公投」沒有憲法上的權力,也即是不具約束力(non-binding),在法理上,政府其實是可以視公投如無物;二來,自上次「五區公投」運動,社會上已經出現了嚴重分歧,現在又橫生枝節對反国教學運來說是極兵行險著。 

2. 香港已回歸中國,香港是中國的土地,而且極大部份居民是中國人,執行国教是合理。

 香港回歸中國,我亦同意可以在中小學課程中介紹中國從古到現在,不同年代歷史的發展。但是為什麼要將最直接的國情教育-中國歷史科-剔出必修科行列之外呢?這個問題政府都一直沒有正面回應。

同樣,中史科是講求辨證和分析,是一連串具邏輯的推論過程。學生可從史料去辯論一些敏感性議題-你可以認為秦姑皇帝是千古一帝,又可以說秦始皇是千古暴君;同理,也可以辨論究竟「大躍進」是否適合時宜的政策、「文化大革命」是否一場革命等等。因為題目都是基建於可以量化的數字和活生生出現過的史實。但是国教是用情感的表達程度作為你考評準則-「升國旗要感動」、「當持旗手要感光榮」-試問又該如何去量度?雖然政府當局口口聲聲說明国教不會列入考試科目,但是在民望極低且沒有民意授權的當權者口中說出,效果可以遇見。現在,將學生參與国教紀錄輸入電腦的疑竇甚囂塵上,我們不會知道這些檔案會如何處理,也不知道檔案將會由誰查閱、更不知道檔案會留傳多久。跟大家分享一些歷史:就在1990年,東德傾軋的前夕,成千上萬的東德市民湧向東德國家安全局總部,阻止東德政府銷毀秘密檔案。那些秘密檔案是紀錄了近三分一東德人的「言行舉止」和「壞成份」,這一一影響著他們升學、就業的路途。 
關於東德國安部連結:http://ap.ntdtv.com/b5/20100516/video/19228.html

林行止先生都曾在其專欄上建議,若將国民教育變成像宗教科目的選修班,而重新將中史科「升格」成必修科目,那近日學民思潮的爭論就可休矣。

 3. 「咁易洗到腦咩?」 

如果国教在高等院校內進行,我也會提出這個疑問,因為到了大學,一個人的基本價值觀和思巧模式也大致成型。一般強推硬銷的手法也不會有很大的市場,我相信大學生若果覺得上堂是洗腦,都會毫無疑問地走堂以示抗議。但是若国教在中小學中開展,一個六歲以上的的小學生,對「自由」、「民主」、「公民權利和義務」等抽象概念是很難處理。各位問心,當自己仍是小學生時,是否覺得老師們是一群可信的人,他們講的說話一定是正確?

同時,又有人認為香港不少宗教辦學團體向學生推銷「宗教」科亦是變相洗腦。但是宗教不同政治,宗教是個人靈性上的追求與寄託,簡單地說「神」是未可知的(我不敢說衪」不存在),各宗教教義都提倡「不妄語」、「行公義」、「好憐憫」,可是我們的政府領導卻在鏡頭前大話連篇,教材指引又是隱惡揚善;相反政治是眾人之事,政府政權的決策是實際存在而又影響著你和我的生活。當我們的教育失陷,這個城市、這個國家亦會告失陷。

4. 寄語

絕對同意德育和國民教育在每間小學去開展,但請不要告訴我:「愛國就必要兼愛她的執政黨」。因為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他們對愛的詮釋和表達。愛國不只得一種方式,因為我們不需要統一地愛、也不需要盲目的愛、更不需要愚忠的愛。假若我們的學校內仍鼓吹民族主義、對國家盲目效忠,情況只會是步上第三帝國、日本帝國和前蘇聯窮兵黷武,妄圖氣吞天下之慘絕後塵。這個代價,絕非中華民族和整個現今世界所承受得起。

《愛的教育》

有見香港即將變天,故撰拙文,合用的話歡迎轉載,望能略盡綿力。相對於各位仍留守在「公民廣場」(新政總門外)的學民思潮同學和示威者,我是充滿感激,同時又充滿慚愧。

看吧!人民(又)再挽手,爭取正義和自由


寫於2012年9月3日深夜,香港失陷前夕……也許,亦是新香港的開始……

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

十里洋場

香港、上海,是一時瑜亮:「既生瑜,何生亮?」

環顧歷史,世界上並沒有一個國家同時出現兩個世界級都市。日本沒有兩個東京、美國沒有兩個紐約、英國沒有兩個倫敦;但是中國就有香港與上海。歷史中得出的是後者退,前者進;現在是相反:後者猛進,而前者在原地踏步,或是磋跎歲月。
十里洋場,也大抵是這個樣子


這組圖片是我兩年前,在上海世博會開幕之前拍下的。即使那時候的上海已經有像個年輕、且有活力的小伙子。先不管整個上海都是在大興土木,為世博迎來一個耳目一新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整個城市裡的人,他們的面上都是充滿著朝氣和自信。整個城市都像是螫伏已久,等候春雷劃破寧靜,破土已出。
世博園內一瞥
與天比高

住港廿十三年,我雖然有感香港人的面目變得愈來愈迷惘,也愈來愈模糊,整個城市都像是失去了靈魂,也失去焦點,變成一隻水中孤帆。可我一直都覺得香港比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有優勢,因為我們信奉的自由法治、尊重人權、多元社會、公平競爭等,而這些都是中國大陸上,任何一個城市都欠缺,再者上述的每一個價值都是使城市走向世界之林的必要過程。

陰霾密佈,前路迷朦
直到最近,無論是香港經濟環境、社會制度、政治角力,我也開始則疑自己兩年前所下的判斷。我們自甘磨掉了自己的稜角,那我們還剩下什麼?大概,「達明一派」真的洞悉世態,在90年代末已經看透:「恐怕這個璀璨都市光輝到此」。

我們還有什麼剩下來?光輝到此……

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

The City of Massacre


一連數篇都是和城市有關的文章……
 
城市是人類的文明結晶。因為歷史賦予了每個城市多一種意義,這種厚重的質感,是我旅行所想尋找的樂趣,也是促使我手不停筆、腳未停步的主因。

每個城市,都能吸你一點點的聯想、一點點的印象:

德國的紐倫堡,是二戰時德國納稅黨的龍興之地,同樣亦是他們黨羽的葬身之所。

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是人類文明史上首兩個遭受核武災劫的城市,它們亦是止戰之殤。

南京,是中國的一道歷史疤痕。一道七十五年仍然在滲血的傷口,至今仍然癒合無期。

第一次到南京是兩年前,時值隆冬。進入金陵時,街道細小,行人又不多,顯得城內份外瑟縮肅殺。下車之際,竟也下起綿綿細雨,令到這個旅程更添愁雲。
寒冬中竟下起大雨來,使我們的旅程更添愁雲
古時候的南京城曾被稱為「金陵」、「秣陵」和「石頭城」,曾有十個朝代在此城建都,從字面上可見這個歷史名城曾有著風光的往事。現在俱往矣,現在南京予人的印象都是悲傷一面:南京大屠殺慘劇。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門外的雕像重現當時南京城內外兵荒馬亂、人人自危的情況
走進紀念館內,雨仍是不斷的下。館內四處的地表上,都裝置上低音量喇叭,不斷地播著像佛教儀式般呢喃的樂曲,似是超道埋骨地底的一眾無辜往生者。

據旁述所言,石子下都是累積下來的白骨

有命有姓的死者,沒名沒姓,甚至是屍骨無存的也不計其數


 正當現在中國、日本兩國政府,為了爭奪釣魚台而大動肝火,各不相讓。但是日本政府的立場並不百分一百代表整個日本社會的民眾。在館內有著寫滿日文的祭品和花圈,相信是日本旅客所留下的。
中日和平
 另外,紀念館內用日文寫成的指示牌和說明特別多,目的不言而喻。



不敢記起
未敢忘記

 博物館中最後的一段路,是一條時光隧道,喻意每一位參觀者都從「地獄」重返人間,也盼望各位能夠以史為鑑,兩國能夠永享太平。
Walking through the darkness
和平灑滿人間







2012年3月10日星期六

長洲遊一遊

數數手指,我們COMPLEX八人自畢業了以後都好像沒有出過來大聚一聚。但今天一聚,竟然是一次戶外活動,是有點意外,因為他們都好像不太喜歡郊遊吧(其實我也不知道呢?)

長洲,想一想起來,對上一次來臨已經是我中學六年級,那次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南方小島。那時是由中學的bio 老師帶隊而來,目的是為了bio 學科的field trip,而事實是我們一群十多人的bio group 同學一同到長洲遊山玩水,和去長洲大掃宵夜檔。(還記得有檔攤臨收檔時的「廿蚊三十件」煎釀三寶)

事隔七年,香港經歷了很多的大變化,連特首也轉了一次了,可是長洲依舊沒有大轉變,我還很記得在東灣旁邊有個直升機場。那些年,我還在海邊看直升機降落呢!同樣,那由日本婆婆整的紅豆餅,至今都只是賣五元。有些事,原來真的是可以last 很久的!

本想在長洲的關公亭前看盛放的櫻花樹,但是櫻不多,人超多,而相機鏡頭更多!我想了很久、也站了很久,都找不到一個角度可以拍到櫻而又可以避開人群。那唯有向天影吧!感覺,原來也是很不錯。

如櫻花盛開到落下?
長洲的小長城,每個人走完都是會喝倒采,我們都是不一樣。但是穿過了小長城後,來到奇岩怪石滿佈的海岸,我們七人在石間跑跑跳跳,也在大岩石旁邊玩命影相拍照。到玩累了,就索性坐在石上看看浪濤拍岸,吹吹海風。如果命運能選擇,我學懂了結他,再於此時此間拿出來彈兩彈也是滿有風味!

向海風狂呼我空?虛?
玩餓了就去食海鮮,每人不用一百元就可走人!最懷念的就是那碟滿滿是椒鹽瀨尿蝦,既愛且恨。愛的是實在太美味,恨的是吃完了肚子就有點不聽話了!

千帆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