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再遊馬寶寶

「在食物的課題上,鄉村是生產者,城市是消費者,沒有了鄉村,城市就可能沒有足夠的食物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城有城種,鄉有鄉種》,馬寶寶社區農場


城鄉生活


發展不一定要犧牲自然環境,因為城市和鄉村根本不是對立。馬寶寶就在7月舉行了「小盆栽領養日」,安排了小麥草和稻米讓前來的遊人來認領。其實只要一點水、一點泥土、一點養份,小生命就能滋長。「城有城種,鄉有鄉種」,香港人都能夠在自己的僅有的土地上,保留多一點綠色空間。


歡迎領養馬寶寶小麥草


因為種植,我們才更有交流

因為種植,我們能夠坐在一起


近日政府開發新界東北的計劃,又因為屯門市廣場的「突然維穩」,將「我城我家。城鄉生活藝術展」急急剎停,反而引來更多人山長水又遠來到粉嶺馬屎埔村,一睹梁振英「豪言」廿年後的青年人新居所。前來參觀的人,不只是「被規劃」的八、九十後,也有一家大小,他們大部份都是第一次來到馬屎埔村。帶領一眾遊人參觀馬屎埔村的都是在村內成長的居民,他們抽調自己的空餘時間作義務導遊,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香港其他的生活模式。

不少參加導賞團的人都是第一次來到馬屎埔村

在活動中,筆者認識到來自法國的Julieth。她因為參加了外國義工組織,特意來港研究參與義工計劃對減低年輕人失業率之成效:(以下是她的問卷,也請網友們幫幫手: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r3eH97x8UV_A61ENOfbeq0WK_WInE3596vjH23N1xKw/viewform)。來港數星期,她遊走過香港的後花園-西貢、大嶼山、東北的馬屎埔村,給她最大印象是:「Wow!」因為她也沒有想過香港仍有這樣多的自然風光。莫說是外國人,就連我們居於香港,也未能走遍、看遍自己的家。


馬屎埔村內民居一角

發展不是硬道理,永續才是

2013年7月2日星期二

圖片故事 71 十六年

2003年,那一年我14歲。當年的7月1日,我從中午一直開著電視,看到一片又一片黑壓壓、似是永無止境的人海,我才知道什麼是公民抗命。2003年,香港人面對過沙士、多年來經濟不景氣,政府官員執政無能的折騰,整個社會已經是怨氣充天。七一之前大、小媒體都預言著回歸日遊行將會是歷史性的,而我卻沒有想過是破紀錄的50萬人。每個遊行的人士,頂著35度的高溫,向整個香港政府說不。而我更沒有想過,那50萬人是能夠改變整個香港的發展軌跡。

10年前,街裡沒有我;10年後的今天,我從未想過要缺席,因為我愛這個地方。為自由、為公義、為未來,即使三號風球、急風驟雨,哪怕有一天只與你共我?

viiv 樂隊在維園司令台上演唱《民主會戰勝歸來》。民陣主持人笑稱情況會像1時半龍頭出發時一樣,歌一起就會下大雨。
山雨欲來,一陣急風陣雨打進維園每個場區

雨極大,但是無人想過離開。除了打在雨傘上「的的達達聲」,還有台下每個人都哼唱著「你我眼抗戰二十年」
風雨裡追趕,霧裡分不清影蹤
當天空手空臂我們就上街,沒什麼聲勢浩大

當天空手空臂我們就上街,沒什麼聲勢浩大

當天空手空臂我們就上街,沒什麼聲勢浩大

遊行隊伍達抵銅鑼灣鵝頸橋

吹氣公仔在隊伍之中常見,面這個就盡在不言中

陳惜姿 - 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

晚上七時,遊行人士由皇后大道中向中環行進

金鐘附近,仍未見龍尾

晚上七時半,抵達皇后大道東東盡頭,見兩名男士揮舞港英旗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有警察勸告該男人走下郵箱,在場遊行大士聲援持旗者:「警察,呢支好野來架,你地之前都要向佢效忠。」在場人士隨即大聲叫好。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是香港七一示威的「常客」



佔領中環,蓄勢待發

高清相片:My 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