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

十里洋場

香港、上海,是一時瑜亮:「既生瑜,何生亮?」

環顧歷史,世界上並沒有一個國家同時出現兩個世界級都市。日本沒有兩個東京、美國沒有兩個紐約、英國沒有兩個倫敦;但是中國就有香港與上海。歷史中得出的是後者退,前者進;現在是相反:後者猛進,而前者在原地踏步,或是磋跎歲月。
十里洋場,也大抵是這個樣子


這組圖片是我兩年前,在上海世博會開幕之前拍下的。即使那時候的上海已經有像個年輕、且有活力的小伙子。先不管整個上海都是在大興土木,為世博迎來一個耳目一新的形象,更重要的是,整個城市裡的人,他們的面上都是充滿著朝氣和自信。整個城市都像是螫伏已久,等候春雷劃破寧靜,破土已出。
世博園內一瞥
與天比高

住港廿十三年,我雖然有感香港人的面目變得愈來愈迷惘,也愈來愈模糊,整個城市都像是失去了靈魂,也失去焦點,變成一隻水中孤帆。可我一直都覺得香港比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有優勢,因為我們信奉的自由法治、尊重人權、多元社會、公平競爭等,而這些都是中國大陸上,任何一個城市都欠缺,再者上述的每一個價值都是使城市走向世界之林的必要過程。

陰霾密佈,前路迷朦
直到最近,無論是香港經濟環境、社會制度、政治角力,我也開始則疑自己兩年前所下的判斷。我們自甘磨掉了自己的稜角,那我們還剩下什麼?大概,「達明一派」真的洞悉世態,在90年代末已經看透:「恐怕這個璀璨都市光輝到此」。

我們還有什麼剩下來?光輝到此……

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

The City of Massacre


一連數篇都是和城市有關的文章……
 
城市是人類的文明結晶。因為歷史賦予了每個城市多一種意義,這種厚重的質感,是我旅行所想尋找的樂趣,也是促使我手不停筆、腳未停步的主因。

每個城市,都能吸你一點點的聯想、一點點的印象:

德國的紐倫堡,是二戰時德國納稅黨的龍興之地,同樣亦是他們黨羽的葬身之所。

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是人類文明史上首兩個遭受核武災劫的城市,它們亦是止戰之殤。

南京,是中國的一道歷史疤痕。一道七十五年仍然在滲血的傷口,至今仍然癒合無期。

第一次到南京是兩年前,時值隆冬。進入金陵時,街道細小,行人又不多,顯得城內份外瑟縮肅殺。下車之際,竟也下起綿綿細雨,令到這個旅程更添愁雲。
寒冬中竟下起大雨來,使我們的旅程更添愁雲
古時候的南京城曾被稱為「金陵」、「秣陵」和「石頭城」,曾有十個朝代在此城建都,從字面上可見這個歷史名城曾有著風光的往事。現在俱往矣,現在南京予人的印象都是悲傷一面:南京大屠殺慘劇。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門外的雕像重現當時南京城內外兵荒馬亂、人人自危的情況
走進紀念館內,雨仍是不斷的下。館內四處的地表上,都裝置上低音量喇叭,不斷地播著像佛教儀式般呢喃的樂曲,似是超道埋骨地底的一眾無辜往生者。

據旁述所言,石子下都是累積下來的白骨

有命有姓的死者,沒名沒姓,甚至是屍骨無存的也不計其數


 正當現在中國、日本兩國政府,為了爭奪釣魚台而大動肝火,各不相讓。但是日本政府的立場並不百分一百代表整個日本社會的民眾。在館內有著寫滿日文的祭品和花圈,相信是日本旅客所留下的。
中日和平
 另外,紀念館內用日文寫成的指示牌和說明特別多,目的不言而喻。



不敢記起
未敢忘記

 博物館中最後的一段路,是一條時光隧道,喻意每一位參觀者都從「地獄」重返人間,也盼望各位能夠以史為鑑,兩國能夠永享太平。
Walking through the darkness
和平灑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