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0日星期三

周末「不」短遊 白虎山、蓮麻坑、香園圍

有見蓮麻坑村一帶已經被劃為非邊境禁區,心想可以速去速回,可最後回程時就大失預算...

於上水乘搭巴士79K可以來到打鼓嶺總站,下車之後沿蓮麻坑道一直走,只見馬路、河岸邊一帶正在大興土木,原因是附近正興建香園圍/蓮塘口岸。我們手上的地圖是政府地政處於2011年出版,當中顯示了附近有一大片農田和數間村屋,幾年前這裡應該是一個寧靜的小村莊,今天綠色美景不再,剩下就是數十支高聳入雲的鋼鐵樁柱,塵土飛揚的土地內停放了無數的起重機器。

蓮塘/香園圍口岸工地

你看對岸高樓豪宅處處,就可想像一下這個口岸是誰為服務吧?
離開工地後,原本寬闊的馬路變成了只有一條線的單程道,四圍的景致也漸漸變成鄉村綠林。旅程的第一站,就是位於香港境內最北部的小山崗 -- 白虎山。在釋放邊境禁區計劃生效之前,普通人能前往的香港最北山峰應是鄰近沙頭角的紅花嶺。今年原定邊境範圍已悉數解封,白虎山就是離大陸最近的香港前沿。因白虎山位處戰略要地,警察部於當地設了一個行動基地,估計是當年反偷渡時支援白虎山山頂上麥景陶碉堡內站崗警察。

有趣的是警察行動基地的門牌是寫上「白花山」而非「白虎山」
香港最北的標高柱
白虎山頂上有警察的碉堡
又一個麥景陶碉堡
香港最北部
離開白虎山前,我們看到對面小山頭有廢置的機槍堡在隱沒在長長草堆中。撥開長草堆登頂,這兒的景觀比白虎山更開揚,更重要是陣陣涼風從東南邊吹來,疲勞全消。


下一站我們下降至蓮麻坑道,沿路走到157山頭下,這兒有一警崗,凡進入此段馬路都必要申領禁區紙,是故出現蓮麻坑村是非禁區,但若要進入蓮麻坑村卻需要出示許可證的吊詭情況。路不轉人轉,行山的人總有自己的方法去行山。蓮麻坑道圍欄以外,已經是禁區範圍以外,故此遊人也可以自出自入,不難發現有心人已經在圍欄外的樹枝上掛滿了絲帶,指引遊人在橫山路之中穿梭,往旅程「終點站」蓮麻坑村進發。
蓮麻坑道的禁區檢查站
即使文明世界近在咫尺,可是圍欄外的橫山路卻仍由大自然所佔據,我們要在樹藤間爬高爬低才能慢慢行進。即使封禁路段只長1.3公里,但卻花了將近半小時才能穿過。

沿鐵網邊邊向前走
絲帶滿路,不會迷路
離開橫山路段,我們抵達橫瀝後被一大片廢田阻住前路。由於之前一周都連日大雨,廢田變成了沼澤。我們試用石頭扔進去沼澤中,發現石頭都隱沒不見了。我們只好繞道而行。廢田旁的阡陌也不是易走之路,估計沒有太多人走過,植物都完全蓋淹了路基,而且茂盛的植物之下可能是大水氹,我們步步為營,先用樹枝測試前方是否硬地才可通過。更麻煩的事在後頭,離開廢田的道路是條水深約一呎的小溪澗,無可奈可也能夠涉水離開。

離開橫瀝,爬過一條小鐵橋,就抵達蓮麻坑村。我們本著可以坐車離開的愉快心情漫步於蓮麻坑村內的葉定仕故居,一睹百多年前的革命黨人的歷史。故居之前有一班行山客,他們正要沿黃茅坑山的絲帶路離開。我問他們為什麼不搭小巴,他們的回答令我暈得一陣陣:「係呢到搭小巴出去,一定要有禁區紙架!你地唔見村口有個警崗咩...如果你要走,一係就行我地呢條路,一係就行塘肚古道離開。」第一次行山行到這樣失預算,幸好身上還有足夠食水,能夠支持多行一小時。

葉定仕故居
應該是全港最北的孫中山像吧?
香港深圳一界之隔
蓮麻坑村外風水林
向著黃茅坑山進發

紅花嶺在遠
我們選擇了從葉氏故居後面沿絲帶路爬上黃茅坑山,這個山雖不高,但是最卻相當陡峭,攻頂部分最好手腳並用,以免摔倒。黃茅坑山山頂可以看到相當震撼的景象,因為山的另一邊就是東北堆填區,整個山嶺都被削平,全都被用來處理都市產生的廢物。我們在堆填區的鐵網外往內看,運送垃圾的大型車輛來來往往,把一車車的廢物倒在黃土之下。掩埋廢物的大洞都被大型帆布蓋住,以免雨水流入地下水系統之中。兩者反差之大,令人感慨。千百年後,也許人類文明毀了,山體之下的垃圾依然為禍千百年。

陣風吹過,垃圾味噗鼻
第一次這樣近距離看垃圾堆填區,也是相當震撼


2016年4月16日星期六

周末「不」短遊 青山腹地深度行

雨下了一整個星期,戶外活動停止,也是時候整理一下之前曾經行過的路、爬過的山。其中一次印象深刻的經歷,就是到青山腹地探險。

屯門烏瞰
出發之前略略聽聞過青山腹地是高難度路線,路線長、沒補給且沒有中途脫出點。翻查網上討論區,也有網上也聽聞過當地路況複雜,即使隨身帶同地圖,也會發現地圖與實際情況有出入。既然是這樣,那就在炎熱天到臨之前會一會它。

以前良景、田景一帶是農田,今天已經是高樓滿佈
走青山腹地可於良景村起步,村後有一條石屎路通往良田坳。這條路本應是軍用道路,前行不久你會看見有警告路牌與及一道鐵門,不過這道大門形同虛設,行山人士都「直行直過」,是真真正正的「門常開」。青山腹地被劃為軍用地區因為該地被劃為操炮區,由港英時代至回歸後,英軍及解放軍都會不定期在此處演練,若果看見紅旗高掛,為安全計也不要貿然上山了。想去行青山腹地,建議先在政府新聞公報網站,翻查一下操炮時間又或者留意電台新聞報導。

香港大峽谷
月牙谷
踏上良田坳後,究竟這裡是不是沙漠?香港鄉郊通常都是綠意盎然,但這兒就是黃土高原,又或者是火星地表 -- 黃泥、黃泥、黃沙,全部山崗都是光禿禿,了無生氣。

不過看似了無生機的土地,卻滿佈奇山異石、特殊地貌的路線,難怪這兒會有「香港大峽谷」之別稱。月牙谷、青松紅壑、方包石、大冷水、五渡水,只聽名字也覺得詩意盎然,也深感前人的創意無限,使枯燥又漫長的行程帶來點點的幻想。

遠望青山
行程最後,我們沿著小樓梯下降至龍鼓灘村落離開。半山邊有一大石頭懸在山邊,樓梯直接在大石底下穿過去,相當有趣。

皇帝巖底下的小空間
這大石是相當有名堂,名為皇帝巖。相傳兩位末代宋朝小皇帝曾經流落於此,暫避蒙古大軍。大石底下好遮蔭,的確是個「著草」的好地方,今天這裡已建了一個休息亭,置放了多張長椅。亭子旁邊有標誌,載有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嘆零丁」,有說是指香港屯門龍鼓灘與及對出的伶仃洋。向西極目,只見夕陽入海;家國情愁,多少都被浪花淘盡。香港這個蕞爾小島、山海之城,八百年前曾背負著宋朝的最後氣數。這應是個文化深度遊的好賣點,但知宋王台者眾,知皇帝巖者稀,實在可惜。

何曾想過這裡在八百年前是皇帝落難之處?
惶恐灘頭說惶恐

2016年4月5日星期二

周末「不」短遊 出長咀令人太累

有見觀眾朋友對一些距離長、口味重、難度高的行山路線有興趣,那就多寫一點,與大家多多交流。

西貢長咀是香港陸地部分的極東角,沒有馬路連接。如果由北潭坳或西灣亭下巴士走過去,最快起碼也要兩、三個小時。水路去也可以,不過最近也應該要在高流灣碼頭落船,又或者從西貢乘小船於鹹田灣下船。說到抵,要去長咀,你總要靠11號巴士。

水淹碼頭也相當有趣
不是假日,遊人較少,野生動物也出來曬曬太陽?
今篇遊記紀錄已是將近兩年前的經歷,沿路風光可能已有所差別,見諒。而這兩年以來,我都沒有再踏足過長咀,因為該次路程實既艱辛,又深刻,那次行了將近10小時,由天亮行到天黑,頭暈、頭痛、四肢無力樣樣齊。各位有心出咀的朋友,體力、精神、經驗三者必不可少。

我和友人於閒日出發,故自西灣亭一帶的麥理浩徑第二段遊人不多,我與友人從赤徑快步行到鹹田士多,也只是見到十個八個的山客。於士多買了一點食水和食物後,出咀的漫長路途正式展開。離開了鹹田灣,沿小路抄至大灣,再由漫步跨過長長的大灣。大灣東灣附近的山嶺沒有主要徑道,而當區地圖上虛線滿佈,每個山嶺都有數條斑駁的小徑,你依賴的就是自己的方向感,與及前人走過的小徑。

鹹田灣地標
鹹田灣有小船直出西貢或黃石,行到無力時它是最後撤退方法,但價錢稍貴
這樣好太陽,不應去玩山,應該去玩水
杳無人煙的大灣
穿過大灣後,來到大浪四灣中最遠離人煙的東灣。朋友提議找次來這裡扎營避世,但是我看四野沒有水源,而且從西灣背著東西走過來,之後又要沿路出去,我想起都怕怕… (當然至今我都未曾在東灣露過營 LOL)

東灣灣尾上山的路況更難惡劣,石坡更陡斜,樹林更茂密,有時看見大蜘蛛在路上方結了大網,我們只好用行山杖把它移去,可以想像該地的蕭瑟情況。 爬過小山後,來到一片草地,望向海天一片的大海,目的地長咀似近還遠,風景算是不錯,也許是辛勞過後的點點奬賞吧。

東灣山上的小草原
蜘蛛擋路
在東灣山上,左轉可以上米粉頂、㘱蛇尖;右轉就是出長、短二咀。

目標似近還遠

當你看見這個路標,代表你快將抵達目的地了
踏足長咀,四野無人,大地盡在我腳下之感
長咀營地,有沒有朋友曾經在此渡宿呢?
長咀半島一直向海邊延伸,是相當明顯的地標,要出咀的朋友,只要瞄著它走,路線也不會錯得去那裡。不過要抵達長咀,體力是必需,更重要的是耐性。我們就是沿著這突出海岬的半島山腰一直走。行行重行行,看似咫尺之間,但卻是這麼近,那麼遠。在這海岬上,彷彿就只有我們兩個人,很難想像一個細小的香港,竟有一大片空間是杳無人煙、人跡罕至。「離時代遠遠沒人間煙火」,天涯海角,大抵就是這個意思了。

長咀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