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星期二

Analogism - 黑膠唱片狂迷 Ivan Wong

玩物未必會喪志, 反而有機會成就志業。

黑膠唱片狂迷 - Ivan Wong


成長於八十年代的黃國恩 (Ivan) 見證著整個黑膠唱片的興盛。「年少時我住在公共屋村, 當時附近的鄰居全都是玩音響 HI FI 的大哥哥, 他們經常在家中『焚機』, 整層住戶都聽到他們播歌。他們的音響相當高級, 我記得他們是用的是天龍音響組合, 售價要幾千元! 而我當時只能用廉價的錄音帶來聽歌。也許以前娛樂不多,聽歌是我唯一嗜好,所以鄰居一播歌,我就會請求他們打開門,好讓我也能聽到好音樂。」


當時一隻黑膠唱片賣30元,而當時普遍工人月薪只有數千元,聽音樂都是高消費的玩意。唱片雖貴,但仍不乏市場,「以前歌手出大碟是很哄動的事,當年譚詠麟推出《愛的根源》,樂迷們要特意請假去搶購的,唱片店門外是大排長龍,只要一個下午,就可以把首批的唱碟賣清光!」有一些黑膠唱片,因為產量少,所以極其珍貴,「好似張學友的《真情流露》大碟,只有幾千隻應市,現在當然是奇貨可居了。」Ivan當時節衣縮食,也要去買唱片。「我在85年買入第一隻黑膠唱片,就是張國榮的《風繼續吹》,即使那時我仍未擁有黑膠唱盤,但我怕之後買不到了。兩年後,我才買下了人生第一部的黑膠唱盤,我親手將黑膠唱片放進唱盤中,看著唱片慢慢的旋轉,之後再小心翼翼的把唱針降落在唱片上,音色就從傳音機中揚揚升起。當下的感覺真的很奇妙,到現在我也記得。」

陳百強和譚詠麟都是Ivan 喜愛的男歌手


八十年代尾至九十年代初, 由於CD 興起, 黑膠唱片的銷情萎縮。「一來顧客都會買新的科技產品, 二來收藏黑膠唱片真的需要很大空間, 三來唱片公司都偏向推出雷射唱片, 因為雷射唱片的製作比黑膠便宜, 故能夠賺取更高利潤。」Ivan記得當時有黑膠收藏家, 將自己所有的黑膠唱片出售。在深水埗鴨寮街二手地攤中, 你可以輕易地買到整箱未開封的黑膠唱片, 「當時就連唱片公司都想清倉。我見過得王靖雯的《Everything》大碟, 全新一箱十多隻賣二十元也沒有人要。」至1997年, 黑膠唱片才谷底反彈, 箇中原因是大陸客人多了。「我做二手買賣, 有些大陸客人話我知, 七、八十年代時他們都愛聽香港流行曲, 但在中國境內根本買不到正版唱片。來到香港後, 他們才逐一買回原裝行貨, 感覺相當興奮。」

現在,Ivan在旺角西洋菜街一商廈租用了一個單位,用來放置自己的珍藏。在不足三百呎的單位內,收藏了近萬隻唱片。「顛峰時,我家中收藏了近三萬隻唱片呢!」


Ivan 的收藏庫, 確實唱片數量就連Ivan 也說不清楚

在小室的一角,放置了一台音響櫃。最上面的就是一部頗為新式的唱盤,最引起我注意是唱盤下的支撐物料:有膠擦膠、有memo紙、有木塊、有石頭。「這個支撐方法是我不斷試驗試出來的,可以說是經驗之談吧。因為聲音是音波與空間的互動,當音波碰上不同物質,就會反射出不同的效果 - 最頂層是水晶釘,它能夠令聲音更乾淨清晰;往下是擦膠,它的柔軟性令到聲音更有彈性;兩層擦膠中間是memo紙條,能夠令歌聲更有層次。往下一層是麻石,能夠增強聲音的分析力;在麻石下是白色的雲石,它能夠令聲者歌聲更有厚度;再往下一層就是電木,令到唱片的人聲更加出眾。每一層物料,都各施其職,為音樂發燒友提供最優質的音色。」


唱盤底部由五組的支撐物撐起,提供最美妙的音色

從上而下的材質是:水晶釘,擦膠,紙條,擦膠,麻石,雲石,電木,麻石。每一層的物料,Ivan 都能如數家珍的背出它的用法

筆者聽罷果真是目定口呆, 真想不到玩音響、玩唱片都可以如此講究、如此細緻。


鳴謝:

攝影: Chan Wai Ho

延伸閱讀: 


2013年11月2日星期六

正義:一場的思辨之旅 - 香港電視與香港世事

沒有人想到,電視牌照會弄到滿城風雨,過去兩星期,政圈、娛圈風高浪急,香港人沒有權利去選特首,今天連選電視台也沒有機會,只餘下兩隻腳走去公民廣場,一張口在鐵屋吶喊。左一句一籃子,右一句行會保密就是黑箱作業的最佳盾牌。十月前,若高等院校邀請王維基,大都是談公司管理、企業管治,沒有想過,今天他來臨理大是和同學講公義、談夢想。也許正如他所言:「至今發牌與否已經不是至關重要,最重要的是香港是否仍是行法治、講公義的城市。」




論製作
觀眾厭倦了無綫的「樣板戲」,故很期待港視製作的《挑戰》。「我們派員到越南的韓松洞拍攝,那個洞大到可以容納到一架民航客機!同事們為了拍攝,也要接受連串體能訓練,當時有位攝影人員在練訓期間從高處墜下,命懸一線。我看見他血流披面送入醫院,醫生跟我說:『快點叫他的太太來!他很可能支持不到!』此時我真的很恐懼!不過幸好那位員工已經漸康復……我們拍攝如National Geographic的節目,是希望香港人能夠有冒險精神,這個是很重要!」


即使港視未獲發牌,有同學希望王把《警界線》製作成為Blu Ray DVD發行,因為香港人都很想看全篇劇集。「十八集的《警界線》,公司投資了二千五百萬元,賣 DVD 根本不能回本。王早前去過中大分享會,看見數以千計充滿希望與期待的眼神後,決定實行更 Risky 的計劃,「腦裡有Plan B、Plan C和Plan D,希望能夠把已拍好的劇集跟觀眾分享。」


論專注
未賣出香港寬頻之前,王維基是無綫電視的廣告大戶,當時無綫電視還是由邵逸夫爵士「打骰」。王維基很欣賞邵爵士的專注,「他(邵)很愛電影,每天都會在自己的家庭影院內看幾套電影…現在經營電視台的人都有其他生意,我想不會再有人會好似邵老般經營電視台」。電視台是創意工業人才培訓基地,亦只有電視工業是需要日以繼夜不停製作,台前幕後的人才會有不斷練習的機會,那才會有過去香港電影、電視工業的輝煌成就。曾經,我們都十分期待王維基能成功掀起電視台革命,但如今革命失敗,「日後即使再有人出錢搞革命,也沒有兵士會出來衝鋒陷陣。」


論失敗
王維基自言一世行運,在大學讀書時已經開始做生意賺錢,從IDD 長途電話到香港寬頻,事業都是無往不利,直到今年十月電視大亨夢碎,有同學問他這次是否他人生最大敗仗。「我已經五十二,Steve Jobs 逝世是五十六歲,所以我還有四年時間(眾人大笑),但你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人生的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我亦感激上天給予了我很多歷練的機會,我相信沒有事情是白費心機。愈上困難,我會當作是行100 公里的毅行者吧。」


「沒有分手不能用時間去凋淡…」對於能否發牌,王坦言不再存有希望,即使仍有數以萬計的群眾走上街頭,圍堵立法會。主持人覺得人民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視,就如 2003 年七一遊行和 2012 年反國民教育,都是群眾力量彰顯成果。王覺得兩件事情的性質並不相同:「廿三條和國民教育當時仍在公眾諮詢階段,但今次發牌已由行政會議拍板,結果塵埃落定……而其實香港電視只是商業機構,它存在與否對大家沒有直接關係,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居住的香港,還是不是一個行法治、講公義的城市呢?」

「從前我們住在香港,今日我們住在一個叫作香港的地方」梁治一年多,愈來愈多人考慮移民,因為香港變得愈來愈陌生。風眼之中,我們定當珍惜仍擁有的權利,正如王所言:「特首不可能當上一輩子!」


2013年10月21日星期一

一場由電視燒起的大火

常言話「東家不打打西家」, 但這並不適用於香港的電視圈。沒有了在TVB 的登台機會, 等如失去了整個香港的市場。在新政府總部, 不論老中青左右忠奸的藝人,與及黑衣人海,又一次齊集在公民廣場,彰顯公義的力量。

twlaa_9916

黑衣人海, 政總門外的公民廣埸又再一次被迫爆

twlaa_9849
香港電視藝人張可頤、林文龍、蒙嘉慧等都出席遊行

香港電視失落電視牌照, 損失的不是廣大香港觀眾, 也不是港視的一眾台前幕後工作人員, 而是失落了整個創意行業, 陪葬的更是香港賴以繁榮的程序公義。當政府常常要說振興香港的創意工業, 要投資多少個億去培育人才。但當王維基揚言要破舊立新, 將新思維、新角度帶入電視行業, 政府又怕控制不了, 欲蓋彌彰以「一籃子因素」解釋拒絕發牌。電視是大眾「精神鴉片」, 麻醉市民思想。一台獨大, 每天晚上三線劇集主題只是舊酒新瓶, 日日夜夜向大眾灌輸「我只係想平平凡凡打分工, 每日唔使諗咁多野就好」的價值。而創意、幽默、有理想的人正正是獨裁政權最懼怕、最討厭的人。當電視劇集不再煮麵、偷聽, 而是講公義、談理想時, 人民的思想水平也不會低到能夠容忍如此不堪的政府。那正正是政府要將電視革命之火扼殺於萌芽時期, 至今政府也不願公開行會評審過程, 就是這原因實在不能宣之於口。


twlaa_9877
門很闊, 容不下異見聲音

行政會議設立官守及非官守成員, 是希望將民間聲音直接帶入政府最核心, 訂定政策時能夠更貼近民情。否決港視牌照申請, 明顯有違民情, 行會沒有公開原因, 只是祭出集體保密制的金鐘罩。10月15日後, 網絡反對聲音空前強大, 一天之內竟有40萬人表態撐港視, 政府只是派出一、二位行會非官守成員出來「溝淡言論」,試圖撲滅熊熊大火。那一邊箱, 傳媒不斷收到一分又一分政府內部內件, 以市民角度而言, 行會的集體負責制已經是蕩然無存, 讓人感到行會船上已失火, 成員們已經爭相恐後地穿上救生衣, 準備隨時跳船。因行會內決定必定涉及社會民生, 而有關電視牌照事宜更是涉及重大公眾利益。曾經擔任行會官守成員的王永平及現任立法會主席曾鈺成都認為行政會議可依舊保密討論過程,但必須就討論的最後決定和理據向公眾交待。日復日的「吹風」, 毀掉的是整個行會威嚴和梁政府僅有的管治威信。

twlaa_9852
梁振英上任後, 整個政府的公信力、執行力已將近被他摧毀

我們從傳媒之中得知並非所有行會成員都贊成發牌三改二, 亦懇請行會成員在極大民怨前能夠憶起當初為人民救福祉的赤子之心,當會議內的決定觸及內心公義的底線時,能夠恪守良知,辭職明志。

2013年10月19日星期六

百年電車夢 《叮叮傳奇 香港電車知趣》作者 劉銓登(RICKY)、謝耀漢(JOSEPH)人物專訪

但有一個夢
謝耀漢 (Joseph)是一個真正的「電車男」, 兒時開始已經有個夢, 就是要出版一本以電車為主的書籍, 希望能夠讓大眾珍惜香港傳統的軌道運輸系統。

《叮叮傳奇》一書最強勁之處就是隨書附送了一張海報,內裡有全數162部電車,全部圖片皆是由兩位作者操刀。有些電車已經退役,一刻永留存


愛電車, 源自於那恒久不變的「叮叮聲」。兒時Joseph住在電車路軌旁, 每朝清晨四時、五時, 當頭班電車駛出屈地街電車廠, 一陣又一陣的叮叮聲就似是鬧鐘般叫醒他。當時最吸引Joseph就是五色繽紛的電車廣告, 「由於當時家境並不富有, 我沒有相機可以拍下那時的電車廣告, 不過我很愛畫畫, 所以我當時走到馬路邊, 臨摹路經的車身廣告。」突然, 他在畫畫時想到了一個問題: 「究竟香港有幾多部電車呢?」於是Joseph一路畫畫, 一路留意電車車身編號, 同時開始記憶電車車身廣告。當年紀漸長, 走的地方也愈來愈遠, 有一次他去到當年的銅鑼灣霎東街電車車廠, 他只敢在門外偷看, 但已經足以令Joseph 深感興奮。「車廠內停滿一排又一排的電車, 這是我第一次同時間見到那麼多電車。我又看到一群工程人員在維修電車和髹上電車廣告,而在最遠處的空地,有一些電車被拆到只剩下骨架。」


舊電車被行刑後的遺照,是難得一見的。看到這刻,Joseph 覺得像是失去了一位老友。


拍下過, 記住過, 好過擁有
幾年前, Joseph終於買入了人生中第一部數碼相機, 忠實地紀錄電車日常運作, 也開始了他的追車生涯。我們乘搭電車, 都是希望悠悠閒閒地到達目的地, 我們普遍以為電車的叮叮聲一直不變, 但電車的改變步伐, 其實快過我們所想。Joseph憑著鏡頭, 切切實實感受到電車其實每分每秒都在變化。「舊時的電車、無論是車內的凳、裝飾和骨架結構都是以實木為主, 而從俗稱為『金魚缸』的燈罩透出來的柔柔黃光, 當乘客置身車箱中會感到親切、溫暖。」現今的電車, 木凳變成了塑膠或人造纖維, 金屬結構取代了木製支撐, 黃燈變成了熾白的LED 燈泡, 電車不再像電車, 反更像輕鐵, 讓Joseph覺得是「新不如舊」。

昔日電車內的佈局可以看到很多木的元素,右上角134號編號被畫上了交叉,它就是「消失」的 #134 電車


Joseph每天外出都會帶他的相機, 因為他不想錯過捕捉精彩一刻的機會。有一次他看到電車軌上有一個洞, 原來洞內是控制電車路軌轉向的部件。二話不說Joseph就拍下了這個難得畫面, 「因為我追了電車那麼久, 也未曾看過路軌波口位的內部結構」。
路軌上的波口位,平時是看不見的

為了拍攝精彩照片, Joseph甚至在深夜「狙擊」電車。每晚深夜, 當最後的一班電車回到車廠之後, 就是工程車出動維修路軌的時候。有一次他目睹了兩部工程電車 (#200 及#300) 在同一個地點內施工, 「通常工程車都會分派到不同地區內執勤, 如一輛在東區, 那另一輛可能就會在中西區, 同時出現兩部車, 這是相當罕見的。」 
同一時間遇上兩部工程車在執勤

Joseph 和其他喜愛電車的朋友不同,他除了拍攝單一一部電車外,更會捕捉兩部對頭車相遇的畫面, 因為雙車可以變化出不同有趣組合: 可以是新、舊電車的對照; 相同的車身廣告;電車編號的組合等。Joseph花費了不少時間在不同地方捕捉了許多珍貴的「孖公仔」組合。


Joseph 捕捉了新款電車 #172 試車一刻,亦意外紀錄了舊式電車 #1 「遺照」

有新式 #1 電車及舊式 #2 電車 對頭一刻

不過最令電車迷著迷的都要數以下一張。當時電車公司的高層特意安排了五種不同款式的電車列陣, 在霎東街電車車廠 (現址為時代廣場) 內「大曬冷」。這張相片, Joseph一直珍藏至今, 因為一眾電車迷覺得要時光倒流已經是不可能。「這張照片在八十年代拍攝, 當時電車的高層是相當喜愛電車, 所以他們才會刻意創造這個歷史一刻。」

現時只有左二、右二兩部旅遊電車仍在服務,其他的款式全都退役了

遇上知己伯樂
出書之前, Joseph一直有經營著電車網誌, 與海外電車迷互通消息及交換照片。除了拍攝外, 他還不時翻查文獻, 希望令電車書內容更加完備。不過出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對於編輯、校對等, 確實令Joseph「老鼠拉龜, 無處埋手」。直到有一次Joseph參加了電車迷聚會, 認識了「世外高人」Ricky。

Ricky記得, 第一次見到Joseph時, 他相當落寞, 為了打開話題, 他跟Joseph說了一個成人笑話, 竟想不到他笑得透不過氣來, 也許他真的承受著很大的壓力。當氣氛輕鬆了, Joseph 也沒有再苦眉苦面, Ricky就開始挖深一點地問, 「當時我直接問他有什麼心事, 他也很坦白回答我, 他夢想是出版一本電車書」。


一說到電車, Ricky 雙眼炯炯發亮。「當時我把自己的珍藏拿出來結他看, Joseph 他當時呆了眼。」Joseph 以為自己的相片珍藏已經很強勁, 只想不到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 「我看到Ricky的藏品簡直是口水直流, 因為我看到 1910 年代的電車照片! 從黑白相片、彩色明信片、甚至是60、70年代的交通雜誌,Ricky都一應俱全。有很多照片, 我都是第一次見! 不過最令我意外的是, Ricky還會收集電車車票, 更有不少是極罕見的「四條」車票, 即是車票上的編號是 1111、2222、3333等。」不過最令Ricky自豪的是「同花順級數」的車票系列, 即是車票年代不同、等級不同, 但是編號是一樣的。


不同年代的「四條」車票
電車車票上的印章顏色不同, 要集齊也相當花心機、時間


Ricky和 Joseph這對「電車父子兵」, 即使年紀相差幾十年, 但絕無代溝。因為Ricky覺得: 「既然我自己有編輯經驗, 而我們都對電車同樣熱愛, 倒不如將自己的藏品和知識公諸同好。當幫助年輕人完成夢想又好, 為自己留下芳名又好, 我覺得這是相當值得。」他們決定分工合作, Joseph年輕有力, 他可以捱更抵夜拍攝工程車出更; Ricky資歷深厚, 除了進行編輯工作, 他翻箱倒籠的把家中的電車文獻、相片、車票都貢獻出來。Ricky的參與, 確實令到書本內容更加翔實。


Differentiation
市門上有關電車的中文書本不多,能夠由淺入深簡介電車的工程、電機詳細運作更是稀有。兩位作者都覺得,若果能夠將艱澀難明的技術內容,寫成人人都看得懂的科普式文章,那是了不起的過程。即使有「高人」暗中相助,提供不少電車工程資料,但是機械終歸是機械,很難寫得生動有趣。Joseph也明言工程內容是最艱澀的部分,「當時,我真的想過放棄,因為機械工程實在不是我的專業,但幸好Ricky一直鼓勵我,書本都已經寫好了九成,最後的工程文章,就是全書的靈魂,叫我一定要完成它。」


Joseph印象最深是有關電車「衝紅燈」一文(p.149)。在電車路軌上會有雙白線示意司機減速,但若果司機違規,當電車快速經過架空電纜的絕緣區間,由於電車車頂上的「拖里」(即集電桿)仍帶有電荷,所以就會產生火花。當時Joseph不是刻意地拍攝「火花」,「拍攝衝紅燈火花是可遇不可求,因為你不會知道電車經過雙白線時有沒減速,即使你知道有司機超速,電光火石之間,根本不可能準確捕捉它,所以拍攝到也算是緣分吧。」講起這張照片,Joseph仍舊是相當興奮。
「衝紅燈」電光火石的一刻

電車迷遊叮叮河可說是見怪不怪,但兩位電車迷從堅尼地城總站搭到筲箕灣,是為了勾勒出不同年代的電車路線圖。Joseph拿出了地圖手稿,「當時我和Ricky一起搭電車,由於他是個『老香港』,他憑記憶和資料,將不同年代的電車路線呈現在我眼前。」
電車路線圖的手繪稿


#120
很多電車迷和遊客都會遠道而來,特意登上#120電車遊歷港島北岸。#120電車是於1949年投入服務,由於它是香港重光後第一批建造的車種,又名「戰後式電車」。#120 能夠海外聞名,是因為任時代轉變,它的外型都盡可能保留了60多年前的模樣。誠然,電車結構、零件都會出現耗損,不可能服務大眾60年。#120本尊結構已經敵不過時間而損壞,在1991年電車公司無奈地將它退役。為了能夠讓#120「浴火重生」,公司決定將舊有的 #86電車 (同樣都是「戰後後電車」) 的部件拆下來, 安裝到新型的 #120號上, 這部新 #120 已盡可能保留原有車身原貌,務求讓新一代乘客亦能感受乘搭舊式電車的氣氛和感覺。

Joseph和Ricky兩人為了求證新款 #120電車的真身,曾經登上 #120 電車,翻開了車內的木凳,確實找到了用油漆寫上的「86」號碼
叮叮傳奇一書終於在上年書展推出, 兩位作者亦親自到會展現場視察。Ricky在書商攤位面前用相機捕捉讀者的神情, 他最有印象是有一個十歲的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 即使爸爸叫他也不願意離開。曾經有日本電車迷看罷全書, 跟Joseph說這是「The Bible of Hong Kong Trams」,而部分電車圖片更被外國車迷賞識而刊登在當地雜誌。對於電車未來發展,兩人表示只得一部 #120 電車是不夠,故希望可以透過出版書籍, 將香港電車歷史、特色和有趣故事如實地推介給社會大眾。 


Ricky 和 Joseph 的電車照片被刊登於英國電車雜誌 《Tramfare》, 將本港電車文化推廣至海外

鳴謝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參考資料:
1. Mike Davis, "Hong Kong Tramways 100 years", DTS Publishing, 2004
2. 劉銓登, 謝耀漢, 《叮叮傳奇 香港電車知趣 Amazing Ding Ding》, 天地圖書, 香港, 2012
3. 香港電車 叮叮傳奇 facebook 群組
4. [九廣揭露] 乘電車跨過大海!Amazing Ding Ding 香港電車傳奇 | 創動力媒體

2013年10月16日星期三

免費電視發牌有感

從來未曾見過有一個facebook group 能夠在一個晚上累積廿萬怒氣沖沖的網友。即使如上年的反國教運動般群情洶湧, 我也沒有見過如「萬人齊撐!!!快發牌比香港電視!!!」般, 有近200位認識的朋友讚好。

更多的免費電視台, 不只是為觀眾提供更多的選擇與及更高質的節目製作, 更重要是重新振作整個創意行業。早前王維基的訪問曾經講到: 「一個能夠為TVB 編寫一齣收視超過四十點收視的編劇, 為公司賺了幾百萬元廣告費, 他的月薪只是22,000元, 我覺得並不合理。」一台獨大, 前線演藝人員沒有選擇, 後勤人員沒有選擇, 連廣告商也沒有選擇。八十年代是港劇輸出外埠的年代, 今天七百萬人每周末晚上都要忍受「哈哈哈 X 2046」以及「煮個麵你食煮左廿年」等荒謬情節。禮失求諸野, 現在年輕一輩已是由美劇、台劇、日劇、韓劇湊大, 對於港劇嗤之以鼻。冰封三尺, 非一日之寒, 因為我們已經失去了近廿年的的造夢空間, 我們的創意人才根本沒有起飛的跑道。

大氣電波是珍貴的資產, 廣播頻道的確能左右城市市民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即使今天互聯網 web 2.0 或以後將會有更強大的力量, 但免費電視的滲透能力 (說清一點也就是洗腦能力) 的確是比現在的互聯網強大, 因為受眾根本沒有得選擇接收的內容。這也解釋到網友們連「仆你個街, 亞視來既喂!!」都廢時講之下, 王征等人仍不輕言放棄牌照, 因為電視台就是一個絕佳的言論陣地。大家都見識過ATV 焦點在反國教一役的取態以及TVB 東張西望報導碼頭工運時的偏頗, 唯有競爭, 報導才會有更多元的角度, 更深邃的分析, 以羸得觀眾的認同。香港能夠在國際上備受尊重, 是資訊可以自由流通, 多方面的意見都可以表達, 而這個也是香港在後信息時代能夠與亞洲各國打拚的尖銳武器。

政府內部指出香港只能容納四個免費電視, 既然香港是服膺市場經濟, 市場問題就應市場解決, 汰弱留強, 從來都是商業生存法則。王維基今次連閘也不能入, 政府就判了他死刑, 必不能服眾, 同時也留下「政府使橫手」的極壞印象。今晚, 民意大象又再脫籠而出, 香港人要守護的不只是看高質節目的權利, 更是香港的competitive edge。

2013年10月2日星期三

愛動物, 請由領養動物開始

小貓咪麗麗,早前被兇徒用利器斬去後腳,近日完成手術後,在鏡頭面前「世紀一站」,展示動物頑強生命力。
小貓麗麗

也許是現在社交媒體相當發達,「全民監察」下令到本來只藏於社會陰暗角落中的虐待動物案件能夠血淋淋的顯示在大眾面前。筆者相當同意「要審視一個城市居民的質素,可以由他們對待動物中略之一二」。在香港,有一班熱心、熱血的人,因為看見虐待動物的兇徒仍然霄遙法外,也不能忍受官方對待動物案件的消極處理手法。數個月前,22人走在一起,成立了義務組織: 「香港十八區動物保護專員」,爭取警方成立「動物警察」部門,專門調查虐待動物案件。
十八區動物保護專員都是無償爭取動物權益

十八區動保專員公關 Zoie 經常就虐待動物事件和警方開會。她指出未必每一位前線警員都懂得如何去應對動物虐殺事件,動保專員的職責就是市民與執法機構的溝通橋樑,有需要時更會協助搜證。「之前在太子的NPV (非牟利獸醫診) 附近後巷,發現了一具貓屍,死因可疑,因為牠的肚子被刺穿。即使動物之間打鬥,牠們也會極力保護自己的要害,反而屍體上傷口齊整,並不似是動物的咬痕,那幾近可以說是一次虐待動物致死的案件。」有時警方會將相似案件列入屍體發現案,直接叫食環署員工把屍體清理掉就完事,「簿」也不用落。
十八區動物保護專員經常性和政府部門開會



各處鄉村各處例,在維港的另一端,港島區的流浪動物權益由Lisa 和其他三位動保專員來捍衛。「作為動保專員,一定要熟悉本區的人和事,特別是一些經常發生虐待動物的黑點。在灣仔區,我認識有一班長者,他們會付出自己的生果金、退休金去租一個單位,收養流浪小動物。他們每天定時定候都會帶同食糧前來餵養貓狗。相比自己的寵物,他們更寵愛流浪動物,因為他們沒有家,只好為牠們泡製更新鮮美味的食糧作為補償,也希望牠們身體更強壯。」由於專員數目有限,他們相當依賴地區義工和愛護動物之士的線報。當出現有疑似虐待個案,專員們就會立刻出動,希望取得第一時間環境證據。
動保專員出動
不過,情報也會有出錯的時候。Lisa 有一次接報有一隻金毛尋回犬在街邊垂頭喪氣,看似有病一般。但當她的同事到場後,發現那狗不是金毛尋回犬,而是拉布拉多犬,旁邊更有狗碟、水盆,應該是有人飼養。查證後,牠只是在太陽底下曬得有點累,並不是動物虐待案件。掌管荃灣區的動保專員Harlem,加入「動保專員」是希望為受虐致死的動物尋冤得雪。他曾經在居所附近發現有捕獸器,亦試過晚間在區內黑點巡邏。他曾經接報有「小狗」被困深井一住所,但當他來到現場後,發現是一隻都柏文犬。牠大概是被前主人遺棄,餓至瘦骨嶙峋。作為動保專員,除了要有「爆棚」的愛心和正義感,其實也要對動物有一定認識,起碼要懂得分辨「詐糊」和真實案件。
餓到骨瘦如柴的都柏文「小狗」

那隻被棄養的都柏文狗已經被Harlem 收養了

但市民遇見動物受虐案件,Zoie 建議市民第一時間要去報警,一來「動保專員」沒有權力去入屋搜證,也沒有相應工具去拯救受困的動物。曾經有一次,Zoie 在自己的「橫頭」處理一宗虐待動物案件,因為一住客疏忽照顧狗隻,牠在單位內斷水斷糧接近兩星期。「當時整個單位都臭氣薰天,加上正值雨季,污水由上層流到落下層,這對於大廈內的住戶、業主立案法團都是相當困擾。而警方亦已知道這個單位有問題,當最後決定救狗時,警察們發現整間屋最清潔的就是那隻貴婦狗了。」但最令Zoie 印象深刻的是當時大廈護衛的反應,「起初那位南亞籍護衛見到一班人衝進大廈內也感到相當不安,但是當問題解決後,他亦很感激警方和動保專員的努力。」

執筆之際,又聽到有市民將被人遺棄的小狗送到去愛協後,該組織以人手不足為理由,將小狗人道毀滅。事件成為公關災難,更在網路世界上引起軒然大波,網民紛紛指責愛協掛羊頭賣肉,「愛護」為名,濫殺為實。筆者對此事亦感痛心,市民雖不能收留流浪動物,但亦因惻隱之心盡已責任將動物交到愛協手中,希望動物能夠被收養; 誰不知對動物而言,生死卻只差一線。根據2012年年度愛協年報,該會從政府、市民棄養、直接拯救等渠道接收約9100頭動物; 同年,愛協人道毀滅了4460 頭動物,換句話說,身處愛協的動物生環機會只得50%。動物能夠逃出生天,其實很大程度取決於市民,因為每年都有約千隻的動物被棄養,而年均領養數字為2400宗。只要主人能夠信守承諾,照顧動物終老,又或者準主人在買寵物時多想一想, 那對動物而言已是功德無量。

在私人繁殖場內的狗隻生活環境惡劣, 狗隻衛生更是慘不忍睹
動物保護專員 Zoie 拯救了這隻貴婦狗「地布」, 因為當時牠污穢得像塊地步, 而且身體更是奇臭無比
幸得Zoie  收養, 小狗「地布」重獲新生
一個眼神

從愛協領養動物,除了能夠「救得一隻得一隻」外,主人還可以用消費者力量去抵制非法私人動物繁殖場。因為動物買賣有價有市,以致衍生不少私人動物繁殖場。為了節省成本,私營繁殖場內的動物生活環境相當擠迫,而用作配種的動物及其後代亦不會植入晶片及接受防疫注射,這對繁殖場附近的環境及顧客都有相當大的風險。當大家在寵物店櫥窗中看見那些可愛的小貓、小狗、小白兔時,可曾想過牠們的父母在店鋪附近的唐樓內瑟縮囚籠內,陪伴牠們的就只惡懼與死亡。

鳴謝: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參考連結:
1. 愛協領養動物服務
2. 爭取成立動物警察大聯盟
3. 139B 關注組
4. 香港十八區動物保護專員訪問 | 九廣揭露 | 創動力媒體
5. 愛協2012年年報

2013年9月16日星期一

找尋香港好聲音 - 聲音圖書館

代表香港的聲音是什麼? 是羅文先生的獅子山下, 還是歌神與吹神合唱的同舟之情? 抑或是每天上班上學你都會在地鐵站聽到你:「請勿靠近車門?」
香港好聲音?
聲音是個很有趣的載體, 它不像光線般能夠在真空環境中穿梭, 聲音一定要依靠媒介去傳播。聲音, 就是音波與空間的有趣結合。聲音的本義其實很簡單, 但是因為人有情感表達, 為聲音賦予了不同種類的意義。美國作曲家Alvin Lucier 曾經進行個一「實驗」, 名為「I am sitting in a room」: 他在密室之中裝置了一個擴音機, 他對著咪高峰說話, 同時聲波會在房子之中反射, 之後再回輸入擴音器之中。聲音經過無數次的反射、擴大、再反射、再擴大, Alvin 的說話就會失真, 語言變成諧音, 也就是回到聲音的基本。裝置表達了聲音與空間的互動關係。



生活在香港實在是太忙, 我們的感官無時無刻都在運作。搭車時玩手機、下班時聽MP3、回到家中又緊貼在電腦面前看facebook,爆炸性的圖像、聲音、影片在網路上無止境的增長, 它們成功搶攻了我們僅有的生活空間。聲音掏腰包的創辦人楊陽告訴我們, 原來耳朵是可以如此休息, 原來聲音的空間是可以這樣大。「平時我們常常用耳機聽音樂, 聽的都是電子訊號, 久而久之我們的聽力會減退, 不單是接近收能力, 也是分析能力。我們應該脫下耳機, 放鬆自己的耳仔, 試試自己能夠聽到距離多遠的聲音, 慢慢練習, 其實我們生活中的聲音也是很豐富的。」而由藝術團體聲音掏腰包成立的聲音圖書館,正正是推廣香港的聆聽文化。

聲音掏腰包創辦人楊陽

那聲音圖書館是否要推廣聲音保育呢? 楊陽反而覺得這是種教育, 聲音和空間息息相關, 能夠讓更多人關注聲音, 同時也是關注我們生活的空間。每逢大時大節, 在每個港鐵站、超級市場、大型商場中都會播放一些「輕音樂」(easy-listening music), 但原來這也是一種霸權。「這類型音樂很易入腦, 一旦進入就會揮之不去。每一個公共地方, 都是在播放相同的音樂, 這種單一其實很可怕...我很建議管理當局可以播放不同種類的音樂, 可以邀請獨立樂隊來演奏, 又可以播放大自然的聲音。」經常有人會覺得聲音圖書館是為香港保育瀕危聲音, 但楊陽覺得保衛多元的音樂領域, 保衛受眾的想像空間才最為重要。
聲音需要空間

回到開始的問題: 代表香港的聲音是什麼? 「其實根本上沒有一種聲音能夠代表香港, 因為即使是同一種聲音, 每個人聽到的也是獨一無二的。」形象化一點地說, 聲波從音源以輻射形式向三維空間擴散, 因為每個人的距離音源的位置和方向(三維座標)都是不同, 所以聲波到達的時間、強度都會有所不同。再以聲音做例子, 幾年前, 中環天星碼頭與及鐘樓, 因為中環填海計劃而要被遷拆。市民都趁機會用錄影機、錄音機留下那隻和英國倫敦大笨鐘同祖同宗的最後鐘聲。如果在中環海旁上積累了十萬人送別鐘樓, 他們都在同一時間錄起鐘聲的話, 那十萬個聲音檔案都是獨一無二, 它們共同構織了一幅比較全面和立體的歷史聲音定鏡(snapshot)。「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一把聲音能夠代表香港, 那樣只會把聲音壓平的! 」

正正因為每個人聽到的聲音的是獨一無二, 聲音圖書館正正希望有更多的採聲人, 收集香港不同時間、不同地區的聲音。「我們不會要求採聲人要受過專業的錄音訓練, 也不會強制他們要用專業儀器。因為我們講求的是採聲的過程。」楊陽認為一班人走在一起, 用自己的耳朵, 感受四圍的聲音, 也是一種樂趣, 亦都是我們最為珍惜的時光。當愈來愈多人用自己的方法採聲, 那樣就能築構起一幅更全面、更立體的香港聲音地圖。

延伸閱讀:
1. 聲音圖書館首頁
2. 九廣揭露 訪問聲音圖書館

2013年9月10日星期二

南極之旅, 不比一世遙遠

2013年,Candy參與了一次極之難忘的環境考察,因為她是唯一一個代表香港出使南極的青年大使。在大學時間,她已經接觸到國際環保組織2041,當她知道該組織向全球招募三十位南極青年大使,就第一時間撰寫計劃書及找尋贊助商。

2041 南極青年大使

去南極最大困難就是路費,「閒閒地」也要十萬元!「知道成功入選的時候心情很複雜,因為第一個挑戰就是要為這趟南極氣候之旅尋找贊助,有想過很多不同的方法,如義賣、義行之類,但由於離出發時間不多,要申請以至籌劃公開募款活動的時間需時長,七上八落,好像一時無法找到出路。於是開始向身邊的前輩、朋友徵詢意見,嘗試面對面與更多人講解2041組織理念和自己有實踐環保的想法,就是這樣有一步沒一步走下去,碰著碰著竟找到我的贊助。感覺好神奇,回頭看仍然難以置信。還記得尋覓路上的點點滴滴,有朋友贊助瓶裝水的仗義,媽媽向親朋戚友宣揚的幾句環保標語,有哭笑不得的,有感動萬分的,但說到底還是很感謝他們的每一分每一力!」

香港距離南極一萬二千多公里,要去到位於人類文明世界最南端的港口,位於阿根廷烏斯懷亞(Ushuaia)也要轉乘多次航班。即使南極大陸遠離人煙,但人類活動卻無時無刻影響著極地。南極除了寒冷之外,還有「世界風極」及「南極沙漠」之稱,在南極大陸上,出現秒速五十多米的陣風實是等閒(相當於香港的八號風球風力),而且南極的年降水量只有160 mm(而香港年降水量為2300 mm)。經過數天船程,Candy終於來到南極,迎接她的並非預期般嚴峻天氣,反而是陽光普照。從好處看,天氣好的確有利於考察,可是好天氣背後,反映著整個地球氣候變得不穩。據南極的考察人員說,今年南極氣候出奇地好,經常看到天晴,可是北極的天氣就相當不穩,變幻莫測。天氣晴朗,外出時的行裝也可以輕鬆一點。「每天在基地出發之前,領隊們都會提醒我們所需的行裝。通常我們都會穿三層衣服,第一層的衣服是最貼身的防寒內衣,第二層就是羊毛製的夾層,第三層衣服就會穿在最外,通常是防風、防水的羽絨。這一層非常重要,因為在零下十幾度的嚴寒之中,身體沾濕了水就不能保溫。」最近報紙上也有報導南極下雨,當地土生土長的年幼企鵝,因為身體未長出厚毛,而又被雨水沾濕身體遭活活凍死。
南極企鵝總會好奇地來看看人類朋友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天蒼蒼、野茫茫的南極大陸,人類顯得相當微不足道,在無垠的南冰洋中,是野生動物的美好家園。面對成千上萬的企鵝在岸上,那是相當震撼的畫面,可是規矩並不容許人類主動走近企鵝堆中,不過企鵝們總會好奇地走過來看看這種同樣是兩腳直立的新訪客。最令Candy歡喜的就是三番四次看見殺人鯨躍出水面,濺起陣陣水花。如今,北極已告淪陷,冰川融化,世界各國並不是竭力阻止情況惡化,反而是更積極拓展北冰洋融雪後的航海路線。南極是地球上最後一片淨土,我們更有義務將這個原始風光世世代代地守護下去,決不能把南極在我們這一代掉失。
Candy 從南極回港後, 積極遊走小學, 向小朋友講解南極的所見所聞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走過冰天雪地,Candy回來香港一直忙於走訪大、中、小學,與學生們分享她在旅程之中的所見所聞。「我不會再講企鵝了,因為已經講得太多了。我希望藉著我的經歷,令聽眾們自己對南極產生好奇心,能夠自己去追查南極的生態、氣候資料。當愈來愈多人對南極有認識後,那保護南極,又或者關注全球暖化的力量將會更加巨大!」


參考資料:

2013年8月23日星期五

三個男人一個墟 - 「趁還有墟」

「墟市的墟,左邊是土字部,那即是和土地、空間有關;右邊是空虛的虛,代表墟市來自空置的土地。」


筆者家住北區,對墟市的印象比較深刻。記得兒時母親大人常常帶著我到上水石湖墟的露天街市買菜。當年的街市沒有冷氣、沒有整齊排列的檔攤,更沒有方便搜尋的分類排列。每個商販都是按著自己的習慣,在自己的「地盤」內做生意。商販們帶來新鮮的蔬菜,也會帶來「跳跳扎」的魚,所以無論晴天、雨天,街市地板都總是濕濕滑滑;還有,在空氣之中瀰漫著的腥味-錢幣的銅味、血腥與魚腥味,都是我對墟市最大的印象。

石湖墟內的街市 (擷取自「趁還有墟」影像節目)

上水站與羅湖站咫尺之間,石湖墟成為自由行南來掃貨熱點,本來寧靜的小墟市已經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短短數年之間,區內已經開設了大量連鎖店,莎莎、卓越、萬寧、屈臣氏。原本服務當地居民的小店,很多都受不起暴升的租金而要結業,或者被迫遷往墟內較入的位置。筆者特別記得石湖墟內新康街中數間老牌電器店,直到今時今日他們都仍然出售「平面方角」的crt 大電視。我也奇怪為什麼在高清數碼廣播全面普及的世代,crt 電視機仍會有市場。意想不到的是,因為訪問facebook 「趁還有墟」專頁,認識到街坊嘉良,而他的家庭也是在石湖墟內經營電器店。

石湖墟全景 (source: 趁還有墟 facebook 群組)

近水樓台,喜愛拍攝的嘉良,他用攝錄機把自己所住的社區紀錄下來。「由於在拍紀錄片時,接觸到不同街坊、小店、小販攤檔老闆等,確實還有很多講不完的故事,故希望建立一個平台,收集市民、街坊與這些墟舖市集之間的故事,那就是『趁還有墟』facebook fan page 的開始。」近幾年間,小店的生存空間日見收窄,在報紙我們幾乎每星期都會看見有舊式茶餐廳結業,又或者一些傳統行業色微。「當時我們拍片,目標未清晰,影片多是拍攝他們『臨死』前的一刻。但當愈接觸得多小店,就發現小店不只是一盤生意,而是枝節橫生,當中包括了人情味,街坊間的關係,與及整個社區的故事與歷史。於是我們希望影片能夠帶多一重意義予觀眾-除了保育和見證外,墟市的人情味與及社區情懷更值得去發掘。」

位於石湖墟內的「潤記單車」,店東財哥因為受傷而停業兩天,等待維修的單車停滿店前。財哥把近況都寫在紙上安撫街坊。 (source: 趁還有墟 facebook 群組)

除了石湖墟外,嘉良和其拍攝隊伍走訪過天水圍河畔的天光墟及深水埗的夜墟。前者的興起,是因為天水圍的設計失誤。因為八十年代政府與財團的「勾結」,政府沒有設立永久街市,提供相宜租金予居民做些小生意服務居內住戶。當年由上而下的設計失誤,做成了今天所謂「南長(實)北領(匯)」,居民面對是比市區更貴的生活費。為了解決生活所需,民間智慧發揮作用,不少附近的農民、漁戶,都會在凌晨時間開檔,為天水圍居民提供價格相宜的食物和生活所需品。

天水圍天光墟情況 (擷取自「趁還有墟」影像節目)

至於深水埗的夜墟,根據嘉良的實在採訪,情況還比「悲情城市」天水圍更惡劣。在天水圍天光墟販賣的貨品都是蔬菜、水果、鮮魚等。但在深水埗夜墟市販賣的多是二手物件,有是舊家具電器,有的是別人穿過的衣服,當中的污跡還會令你懷疑妄服未曾清洗過,更甚至有商販會賣用過的原子筆、鉛筆!「大家一定有行過深水埗鴨寮街一帶,日間的時候有排檔,排檔後有商店。夜墟要等待排檔、商戶等全關門後才可做生意。有需求就有供應,這些近乎於垃圾的物品都有人買,那究竟我們社會於發生了什麼事情?」


「趁還有墟」是突破機構文化及影音媒體部的計劃,希望透過錄像記錄香港一個時代的墟市面貌。該專頁將會在8月至11月,每個月在銅鑼灣誠品書店舉行紀錄片放映會,並且會邀請不同嘉賓,與各位分享趁墟的經驗,重組我們社區之間的脈絡。第一階段共四集系列節目已製作完成,希望找到合適的大眾媒體播放。同時嘉良亦歡迎關注墟市小店生態、社區重建、本土文化等議題的單位,又或者對記錄片拍攝、錄像、剪接、採訪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facebook 專頁上聯絡他們。

《趁還有墟 ﹣ 細味買賣之外的人情》系列講座及影片放映會 (source: 趁還有墟 facebook )

《趁還有墟 ﹣ 細味買賣之外的人情》系列講座及影片放映會
地點: 銅鑼灣希慎廣場誠品 9/F Forum


第一場:從街坊故事說起
23/8(FRI)19:30 ﹣ 21:00


第二場:現代城鄉故事
27/9(FRI)19:30 ﹣ 21:00


第三場:墟的日與夜
25/10(FRI)19:30 ﹣ 21:00


第四場:墟的迷思與想像
22/11(FRI)19:30 ﹣ 21:00


參考資料:

1. 「趁還有墟」facebook 專頁

2. Vivian Kwok, Colonial Deal built “City of Sadness”, SCMP, 06-DEC-2010

3. 《九廣揭露2》訪問「趁還有墟」facebook 專頁管理員伍嘉良



2013年8月14日星期三

訪 Community Weather Observing Scheme (CWOS) 社區天氣觀測計劃

有人覺得,因為科技,人和自然的距離愈來愈遠;但是我覺得,科技卻將人和天文氣象拉得更近。從前看天氣照片,來源都是由官方天文台、氣象站提供,但是現在,每當天朗氣清時,總會有一大班攝影受好者走到香港各區拍攝自己心愛的照片:從大帽山山頂、到山頂盧吉道,由屯門青山之顛,到香港之南極的蒲台島,都逃不過光圈、光圈的捕捉。網友們安在家中,就能看見這一千平方公里的小島上的氣象萬千。


在初夏,記得有一天突如其來的「打石湖風」,本來陽光普照的下午,在不夠半小時內變得山雨欲來,後來更狂風大作。有攝友在港島山頂拍下風起雲湧的情境,整片黑雲籠罩著九龍半島,那真是相當震撼的照片!自此,我認識到了一個很有趣的facebook 群組:「社區天氣觀測計劃(community weather observing scheme, CWOS)」。

CWOS facebook 專頁


有機會認識到這個Facebook 群組的管理員譚廣雄先生(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得知CWOS 是一個半官方的群組,目標希望能透過照片,令到網友更留心天氣變化,做到減災防災的效果。群組在2011年已經成立,但都是在近半年才漸漸多人認識。「天文台其實都覺得天氣預報不可能再是單向,而是要雙向,著重與市民互動,所以我們開設了Facebook 群組。開初可是反應都不是太理想,可能是未懂得如何去『玩』。而就是因為今年初夏的石湖風,才令到CWOS 『彈起』!」

2013年4月30日颮線橫過香港時由陳燕明小姐拍到的照片。(from CWOS

因為有網友在港島拍攝到打石湖風前夕的天氣圖片,看見黑壓壓的雨雲籠罩了整個九龍半島,那是個相當震憾的相片。「就是有網友拍下了石湖風照片,不斷地有人share 相片開去,那我們的群組就被人認識了,而當天群組讚人數就直線上升!」為了實踐防災目的,天文台就立時把打石湖風的成因、過程和破壞,以相片分式呈現在網民眼前,做到教育的效果。

Photo taken by K.H.Tam at Government Flying Service Headquarters at Chek Lap Kok,from CWOS


香港是個被祝福的城市,沒有火山爆發、沒有地震海嘯,只有夏季來襲的颱風(但有力牆拱照香城),天災看似離我們十分遙遠,但危機卻未曾離開。日本、東南亞、台灣等都是港人熱愛的旅遊地,可是沒有人能預計到下一次的南亞海嘯、311 東日本大地震、921台灣大地震何時會來臨。及早知道氣象變化,及早學會防災措施,就能夠趨吉避凶。

2013年6月10日颮線橫過香港國際機場時由 K.H. Tam 在政府飛行服務隊總部拍到的照片。 (from CWOS)

直到現在,CWOS的Facebook群組已經有超過五百人讚好,根據譚sir所言,Facebook 內有十多位,居住於香港各區的攝影愛好者共同管理,他們不斷地提供天氣照片,使整個頁面更豐富。因為CWOS,譚sir認識一居於天水圍的網友,她每天早上拍下天氣相片後都會轉發給他。「我索性為她開設了Facebook 戶口,開初她不懂得使用,但現在她已經能夠在Facebook 中定期分享圖片。」從前,天氣影響人的生活,今時今日,互聯網又改變人的生活,可是人和天氣的關係,卻未曾改變。


注一:天文台最新推出的iOS手機程式「ICWeatherOS」已供下載,蘋果用戶拍攝天氣照片,撰寫天氣觀測報告,並將報告上載至他們在臉書(Facebook)或微博上的個人社交網頁。用戶亦可利用這個應用程式觀看其他人的天氣觀測報告。現時該應用程式將天氣觀測報告分為四個不同的主題,包括「能見度」、「雲」、「天氣」和「熱帶氣旋」。

iCWeatherOS 畫面

注二:如果讀者家中有收藏到《中國雲圖》一書,可以到cwos 與譚sir 聯絡。因為年少的譚sir 都是受這本書的啟發,而加入天文台,但他的典藏已經散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