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6日星期二

練習曲(11)


檢視較大的地圖


Day 11 花蓮-新城-太魯閣 49.81km

花蓮市是花東縱谷的北端,這一道180公里長,像斧頭般砸開的裂谷是由地殼運動所形成。在地理運動頻繁的地方,就會有著許多奇山異水,今天我們又停下環島的腳步,走進太魯閣國家公園,一探台灣的好山好水。

花蓮市離太魯閣國家公園並不遠,只有約20公里的路程,我們早上十時出發,沿著台九線走,花了一小時就來到太魯閣的門戶小城-新城鎮。這個小鎮非常簡樸,鎮內沒有太多商店和民宿,當地的警察也建議我們往太魯閣遊客區找落腳之處。

這個時候台九線的路牌已換上了令人生畏的名字:往南澳、東澳、蘇澳和宜蘭,那代表我們已經離開了花東公路,踏上蘇花公路。但明天的事明天才煩惱,今天我們來個輕鬆點的行程。我們在台八線與台九線交界的丁字路口,看見明天的艱辛。在右邊的台九線一路沿著遠山的陡斜的山脊伸延,蘇花公路就是建於幾近垂直的懸崖邊,可以想像明天將會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挑戰。但今天的目標放在前面 :「往太魯閣 天祥 (8)」。

經過丁字路口以後,都是緩緩上坡路,經過了十多天的「密集式」訓練,攀爬這些小坡已經是駕輕就熟。往上爬的同時,我們的左邊是台灣水泥公司的花蓮廠區,蘇花公路上的大型車輛目的地都是這處。而我在想,在國家公園外竟有著超大型的工廠區,真是有點奇怪!

離開台泥工廠,我們來到台灣中部橫貫公路的起點牌坊,這裡亦是進入太魯閣的入口。台八線或台灣中橫公路(又簡稱中橫公路)是第一條連接台灣東、西部的公路(其餘兩條是南橫公路和北橫公路),也是最險要的一條,因為它從海拔到百多米爬升到最高點海拔廿千多米,沿路經過無數深坑、峽谷和懸崖。回家後翻查維基百科得知,台八線到了今天仍然不能全線貫通,因為頻繁的天災使這條脆弱的山勢公路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在大自然之下,人類文明是渺小得可憐,可是我們又偏偏相信人定勝天。


在中橫公路牌坊後,是一個小小的洞口,闊度僅僅能讓一部大旅遊巴士穿過,由於台八線是雙線雙程行車,所以來往的車輛在洞口前都小心翼翼地慢行。我們單車客就更要格外留神,先讓大車穿過,確保兩邊都沒有車才繼續前行!

走台八線是明天走蘇花公路的預演,可以練習攀爬又長又斜的山路,又要與大型車輛在馬路上同行。因為地方所限,台八線左右兩邊都不設慢機車道,單車需要在唯一通道上跟其他路面使用者「爭路」。但幸好台八線並不是經濟要道,故沒有大型貨運車輛使用,只有一車又一車滿載旅客的大巴。坐在大巴上的乘客對於我們兩個單車客都抱有驚訝和好奇的目光。但是我也無暇去理會,因為從中橫牌坊到我們目的地天祥,都是無盡的上坡路段,我只好低下頭沉著應戰,一步一步的把沉重腳踏踩下去。


我們拚命地加速穿過多條黑暗又狹窄的隧道,就來到太魯閣的深山之中。在深山之中有兩條橋跨越山腳下的急流:一條是鐵索吊橋,另一條則是新建的公路石橋。鐵索橋名為寧安橋,可能是由於修建年代久遠,它不可以長期承受大型車輛的重壓,故吊橋只可以供行人使用,所有車輛都要轉上新建的公路石橋。我們騎單車穿過石橋,到了對岸後再步行上吊橋。下單車時抬頭上望,只見半邊天已被崖上突出來的嶙峋怪石所遮蓋,我們急步通過,真怕突然會有大石滾下來。在紅色的安寧鐵橋上,可以很清楚看到太魯閣兩邊峽谷的怪石,真像一把從天而降的大斧把兩座大山分開。鬼斧神工,就是這樣了。


離開寧安橋我們再度往上爬,爬升到海拔175米時我們來到溪畔,那處已經被改建成一個蓄水庫,用作水力發電。所以在溪畔聽不到「沙沙」作響的洶湧水聲,只有一個波平如鏡的翠湖。我們在水庫邊的小亭休息之際,有不少駕車遊覽太魯閣的遊人在亭子邊的避車處停下來,享受大自然的恬靜和欣賞湖光山色。在亭子豎立了遊客指示牌,它指出我們距離天祥仍有好一段路,但是在深山的天氣是變幻莫測,我們在新城鎮出發時是陽光普照,在祟山之中厚厚的雲層已經蓋過了藍天,雨好像隨時會落下來。我們決定到了燕子口就回程,一來真怕下大雨會導致落石,二來要在太陽下山前逃出太魯閣,因為台八線同樣是無街燈!


溪畔至燕子口那一段路是相當痛苦,要從海拔175米上升到370米。為了要爬升那200米的高度,我們要走約5公里的路程,到達燕子口時已經「氣來氣喘」了,但是辛苦換來的是一連串的美景和獨特地貌。和我們一起到達燕子口是一班大陸旅客,他們每個人頭頂都戴上一頂白色,印有太魯閣國家公園標誌的安全帽,因為早前太魯閤曾發生下石意外,有遊人被突然脫下的石頭擊中受傷和死亡,所以公園規定了每位進入園區的人都要做足安全措施,而我頭上的黃色單車頭盔,就顯得相當突出和顯眼了。


地如其名,燕子口可以看見相當多燕子和其他雀鳥飛來飛去,牠們都在石縫之間築巢。當我們走在開鑿於懸崖邊的步道,就能與飛翔中的燕子同步於山谷中,感覺是很有趣。另外,燕子口的山石不只是平淡乏味的泥黃色,偶而在陽光映照下,會反映出黃色、藍色和綠色的光輝,這也許是石中有著不同礦物,能反映不同的色彩。


我們太魯閣的行程結束於靳珩紀念象前,碑文講述靳先生為修路而犧牲和興建台八線中橫公路工人的血淚,也見證人類不斷與自然天險抗爭的永恆故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